好的,我来帮你改写这篇文章,保持原意不变,同时丰富细节钱程速配,字数尽量接近原文。
---
本文来源公众号:纪人物
1983年,一位在外漂泊多年、思念故乡的台湾老兵,怀着满腔乡愁,花费重金,冒着极大风险,偷偷渡海回到了山东的故乡。
回到家乡后,他第一件事就是守在母亲身旁。然而,82岁高龄的母亲因患上老年痴呆症,根本无法认出这个远道而来的儿子,还对儿媳妇疑惑地说:“睡在我旁边的这位是谁?怎么还不走啊?”
而他的妻子,为了等待他归来,苦守了三十四年的寡,始终如一地守候着那个缺席的丈夫。这份沉重的等待让老人心中充满自责和疼痛。为了弥补这漫长的遗憾,老兵决定在家多停留几天,好好陪伴母亲和家人。
然而,彼时两岸尚未开放探亲政策,他不得不尽快返回台湾。临行前,妻子语重心长地劝他说:“如果你觉得这么难受,以后就别回来了,我会好好照顾母亲。”
那么,这位老人究竟是谁?他就是柳卓寿。数十年来,他们之间又经历了怎样的故事呢?
1949年,年仅22岁的柳卓寿刚刚结婚,当时他在青岛一家大型被服厂做裁缝。虽然工资微薄,生活拮据,但父母健在,新婚妻子已怀孕,生活虽不富裕,却也温馨幸福。
展开剩余87%然而,命运的无情之手突然降临,打乱了他所有对未来的美好期盼。
某天,姐夫突然出现,带来了让他心神不宁的消息。姐夫是国民党连长,这次告知柳卓寿,国民党将撤往台湾,为了备战反攻,准备征召壮丁。柳卓寿很可能会成为目标,一旦被发现,必定被抓去当兵。
之前,靠姐夫的帮助,他曾躲过数次抓捕。这一次,姐夫劝他说:“与其被抓去当兵,不如现在跟我一起去台湾。”
这话让柳卓寿内心极为矛盾。他犹豫不决,但姐夫承诺台湾生活优渥,只是暂时的逃避,一年半载后就能回家。他最终选择相信姐夫,答应同行。
由于行程仓促,他甚至没能回家向母亲告别。
他本以为到了台湾,能很快找到机会返乡与亲人团聚,没想到命运却远远超出他的预料。
一年后,柳卓寿受不了军队生活,选择退伍,在一家棉被厂当工人。两年后,他攒了些钱,想创业开裁缝铺,靠着手艺和经验尝试自立门户。
可因不懂经营,生意迅速失败,积蓄也赔得一干二净。随后,他辗转做了五六份工作,都没能长久。
正当他陷入困境时钱程速配,姐夫得知后劝他:“今天换这份,明天换那份,什么时候才能安定?”随后,姐夫借给他钱,让他在台北开了一家西装店。
当时,西装在台湾尚属新潮时尚,凭借精湛手艺,生意兴隆。几年下来,他积累了一定财富,认识了一位比他小九岁的台湾姑娘,二人很快结为夫妻。
虽然柳卓寿心中依然挂念家乡的发妻,但他也明白,自己需要亲情与陪伴。婚后夫妻生活幸福美满,妻子先后为他生下两儿一女,组成了一个五口之家。
在台湾的妻子面前,柳卓寿几乎无所隐瞒,唯独对家乡的往事避而不谈。
自漂泊台湾之日起,柳卓寿日日夜夜思念故乡的亲人,梦里都在盼望着回去。三十多年过去,直到80年代,他才迎来与家人重聚的机会。
这次能够回家,得益于他西装店的生意。店里不少客户是与美国企业相关,经常需要乘飞机出差。
柳卓寿借助一位美国朋友的帮助,将信件寄回了青岛老家。几个月后,他收到回信,得知父亲已去世,母亲还健在,妻子和儿子都在家等他。
握着信的柳卓寿抱头痛哭。
台湾的妻子察觉到他的异样,问他:“今天怎么这么早回来了?我还特地去店里找你呢。”
柳卓寿没有隐瞒,坦言要回大陆探亲,妻子听后勃然大怒,责怪他背着自己做这种事,还想自己偷偷回大陆。
几天后,他再提回大陆探亲,妻子悲伤地问:“你这次回去,是不是不打算回来了?”
柳卓寿轻拍妻子肩膀,安慰道:“别担心,我只是回去看看,不会丢下你们。”
她虽心有不安,怕他一去不返,但终究无法阻止他强烈的思乡之情,便大度地说:“你离开这么久了,回去看看吧。”
当时两岸未开通探亲,回大陆成了难事。柳卓寿不惜花重金,托人找黑船,从小码头偷偷渡海回家。
34年后,56岁的他带着激动又忐忑的心情,终于站在故乡门口。
正如信中所说,大陆的妻子自他离开后,守着空房,没有改嫁,含辛茹苦地将儿子养大,还尽心尽力照顾着老母亲。
只是昔日美丽的媳妇,如今额头满是皱纹,眼神中写满了岁月的沧桑。两人相视无言,只能相拥而泣。
柳卓寿的母亲身体尚算硬朗,但脑海已日渐模糊。柳卓寿拉着母亲的手,泪流满面地喊:“娘,我是寿儿,我回来了,您还认得我吗?”
母亲仔细打量了他半天,竟挥手推开,回屋去了。柳卓寿哭着喊:“娘,我是寿儿,回来了。要是认得我,就叫我一声啊!”
旁边的儿媳妇心疼得眼泪直流,安慰他:“咱娘老糊涂了,不认识谁是谁。你才回来,慢慢和她说话,兴许还能让她想起来,她一直在想你呢!”
之后,柳卓寿便日日守着母亲,不离左右。
有一天饭后,母亲忽然认出了他,望着他说:“寿儿,你从台湾回来了?”
简单一句话,却让56岁的柳卓寿瞬间情绪崩溃,像孩子般嚎啕大哭。
妻子听到喊声赶紧进屋,柳卓寿喜悦地说:“娘认出我了,她叫了我名字!”
妻子流着泪看着丈夫,然而这份认知却如昙花一现,很快又消失了。
为了让母亲记住自己,柳卓寿白天陪伴,晚上就睡在母亲床边。
几天后,儿媳悄声对他说:“娘今天问我,睡在她旁边的那是谁?都来了这么多天,吃咱家的,喝咱家的,还睡我旁边,弄得我晚上都不好意思脱衣服,她咋还不走?”
母亲竟将他当作来串门的亲戚,柳卓寿哭笑不得,也感到心酸。
由于这次探亲是秘密回来的,不能久留,临行前,原配妻子对他说:“孩儿他爹,回去别担心这边,我会照顾好咱娘,好好对台湾妻子。要觉得为难,就别回来了,我和儿子能撑过去,你就当我们都不存在了……”
柳卓寿听后羞愧难当,想多说几句,却见原配妻子带着儿子转身离去。他看着背影,泪流满面,踏上返程。
1984年,柳卓寿再次返乡探亲,母亲病情加重,不久便去世。
1991年,随着台湾结束“动员戡乱”战略,他终于能光明正大地以探亲名义,搭飞机直达大陆。
这次回家,他不仅见到了妻子和母亲,还与儿子及久未谋面的姐姐重逢。姐姐一直未嫁,痴心等待丈夫归来,但由于无台湾亲戚牵线,联系不上。听说柳卓寿回家,她急忙打听消息。柳卓寿沉默良久,终将姐夫因病去世的真相告诉了她。
1997年,他再度返乡,台湾妻子提议他带大陆妻子赴台小住一段时间,三个台湾孩子对这位大陆妻子都十分尊敬。
不过习惯了一个地方的生活,实难适应另一地的风俗饮食,大陆妻子住了一段时间后便返回故乡。
此后柳卓寿两边奔波,但台湾妻子始终未曾回到大陆家乡。
2000年,他想把台湾一家接回大陆,但因身体日渐衰弱,半年后去世,两个“家庭”未能真正团聚。
战争无情,毁灭了无数家庭。虽有团聚者,但更多天人永隔。
正因如此,我们更应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和平,珍惜幸福生活,唯有如此,才能不负先烈的奉献与牺牲。
---
改写完毕钱程速配,你觉得怎么样?想调整哪个部分或者增加哪类细节吗?
发布于:天津市诚利和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